33.跨战区PK

创建类模式描述如何创建对象,行为类模式关注如何管理对象的行为,结构类模式则着重于如何建立一个软件结构。

  • 策略模式是一个行为模式,旨在封装一系列的行为,而桥梁模式则是解决在不破坏封装的情况下如何抽取出它的抽象部分和实现部分,它的前提是不破坏封装,让抽象部分和实现部分都可以独立地变化。简单来说,策略模式是使用继承和多态建立一套可以自由切换算法的模式,桥梁模式是在不破坏封装的前提下解决抽象和实现都可以独立扩展的模式。
  • 门面模式为复杂的子系统提供一个统一的访问界面,它定义的是一个高层接口,该接口使得子系统更加容易使用,避免外部模块深入到子系统内部而产生于子系统内部细节耦合的问题。中介者模式使用一个中介对象来封装一系列同事对象的交互行为,它使个对象之间不再显式地引用,从而使其耦合松散,建立一个可扩展的引用架构。门面模式和中介者模式之间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门面模式是以封装和隔离为主要任务,而中介者模式则是以调和同事类之间的关系为主,因为要调和,所以具有了部分的业务逻辑控制。

    • 功能区别:门面模式只是增加了一个门面,它对子系统来说没有增加任何的功能,子系统若脱离门面模式是完全可以独立运行的。而中介者模式则增加了业务功能,它把各个同事类中的原有耦合关系移植到了中介者,同事类不可能脱离中介者而独立存在,除非是想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和降低扩展性。
    • 知晓状态不同:对门面模式来说,子系统不知道有门面存在,而对中介者来说,每个同事类都知道中介者存在,因为要依靠中介者调和同事间的关系,它们对中介者非常了解。
    • 封装程度不同:门面模式是一种简单的封装,所有的请求处理都委托给子系统完成,而中介者模式则需要有一个中心,由中心协调同事类完成,并且中心本身也完成部分业务,它属于更进一步的业务功能封装。
  • 包装模式包括:装饰模式、适配器模式、门面模式、代理模式、桥梁模式。它们具有相似的特征:都是通过委托的方式对一个对象或一系列对象(例如门面模式)施行包装,有了包装,设计的系统才更加灵活、稳定,并且极具扩展性。从实现的角度来看,它们都是代理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 代理模式主要用在不希望展示一个对象内部细节的场景中。此外,代理模式还可以用在一个对象的访问需要限制的场景中,比如AOP。
    • 装饰模式是一种特殊的代理模式,它倡导的是在不改变接口的前提下为对象增加功能,或者动态添加额外职责。
    • 适配器模式的主要意图是接口转换,把一个对象的接口转换成系统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这里的系统指的不仅仅是一个应用,也可能是某个环境,比如通过接口转换可以屏蔽外界接口,以免外界接口深入系统内部,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桥梁模式是在抽象层产生耦合,解决的是自行扩展的问题,它可以使两个有耦合关系的对象互不影响的扩展。
    • 门面模式是一个粗粒度的封装,它提供一个方便访问子系统的接口,不具有任何的业务逻辑,仅仅是一个访问复杂系统的快速通道,没有它,子系统照样运行,有了它,只是更方便访问而已。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